欢迎来到: 海外留学生人才网 · 福建站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

大学生求职频陷“鸡蛋”论怪圈
发布时间:2024-07-02 07:35 发布作者:海外留学生人才网

  淮安市民刘女士的女儿赵洁就要大学毕业了。这是这段日子里,刘女士一家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。不过,刘女士似乎一点也高兴不起来,尤其怕同事谈及“闺女工作定哪了”之类的话题。因为,都到这节骨眼儿了,女儿赵洁找工作的事,连一点眉目也没有。
    刘女士告诉记者,自己心里最不痛快的,是女儿把没找到工作的原因,归结在了她这个母亲的身上:“大三的时候,我本来要去实习,你非要让我为考研做准备。结果,考研没考上,实习也没去。现在找工作,都要求有工作经验,我实习都没实习,上哪有工作经验去。”
  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不少大学毕业生其实和赵洁一样,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被困在了从迈出大学校园,到步入社会就业的路上。用人单位对求职大学毕业生提出的“要具备一定工作经验”的要求,正让许多大学生频频遭遇这样一种怪圈:找工作必须要有工作经验,要有工作经验又必须先工作。这就好比那个被人们当作调侃的“鸡蛋”怪论-倒底应该是先有鸡后有蛋,还是先有蛋后有鸡?
    40多份简历不如实习两个月
    “没办法,这就是现实。”如今已在市区博士人才招聘某传媒营销公司升任公关部经理的李妍,和记者谈起自己两年前的求职经历时,对上述所谓大学毕业生求职频频遭遇的“鸡蛋”论怪圈,不以为然。
    李妍告诉记者,两年前,她从山东一所大学的文学与传播学院本科毕业。“当时也没想到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这么看重。跑到青岛去找工作的时候,前前后后大概参加了10多场招聘会,我看上的,没一家不要求工作经验的。结果,投出去40多份简历,总共接到两次面试通知,两次都被Pass了。其中的一次是一家企业招聘文案策划人员,我其他条件都够了,除了没有工作经验。最后,被另外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给PK掉了。”
    回到老家涟水后,郁闷的李妍决定再也不投简历了。通过母亲一位朋友的引荐,她去了她现在上班的这家传媒营销公司,“不是去上班,纯粹当学徒,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实习。前后弄了大概2个多月。老板看我上手快,干得不错,就把我录用了。”
    强调工作经验,不是玩“噱头”
    事实上,工作经验被作为求职应聘者跨越就业门槛的一大砝码,近几年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。对用人单位而言高校人才招聘,当大学生多如“牛毛”,学历已不是问题,过分强调工作经验是不是用人单位玩“噱头”?
    “不存在。”市区一家人力资源中介公司的负责人在与记者谈论此事时,当即表示。他认为,“从用人单位角度考虑,聘用一名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,指望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不太现实。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需要投入一定的培训成本。相反,有工作经验的,录用过来就能很快上手。相比较之下,谁都愿意聘用有工作经验的。”
    淮阴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坦言,“最担心的不是需要投入培训成本,怕就怕你刚把他培训完了,能上手了,人家没几天跳槽高层次人才网了。你投入的培训成本统统打了'水漂',给他人做嫁衣裳了。”
    “鸡蛋”论怪圈直逼大学课改
    不过,有一点值得注意。去年,来自淮安职业技师学院的多名在校生,因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榜上有名,尽管参赛时尚未毕业,已被南京十四所等单位纷纷“争抢”。这似乎足以说明,在求职路上,具备“一技之长”的职校生,比缺乏工作经验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具优势。
    问题恰恰在于,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下,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差距正越来越大。致使即便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生,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胜任工作,难度不小。
    毕竟,从“学校人”到“社会人”这一角色的转换并非易事。许多大学毕业生上岗时,往往手足无措,而职校生在校期间借助校企合作创办的教学实践基地这一平台,反倒在实践操作中得到了锻炼,具备了一技之长。
   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从大学生到社会人,大学生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适应,如果毕业后暂时没找到工作,通过3-6个月的见习,补上实践课,提前进入“工作状态”,可以大大缩短上岗后和企业磨合的时间。也因此,实习、见习,为供需双方都提供了一个平等、冷静的考察期。
    记者认为,破解“鸡蛋”论怪圈,一方面需要大学结合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设置课程,而职校的未来前景广阔;另一方面,也需要大学毕业生摆正心态,即便初次就业时的岗位未能称心如意,也需要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,尽早找到一份工作。
服务热线 在线资讯 关注微信 官方微博